现场调解纠纷(图/受访单位提供)
为充分调度、整合民间组织力量,弘扬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利用自治组织,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2016年7月1日,上饶市铅山县永平镇成立了“民间讲理会”。据悉,“民间讲理会”是群众性民间组织,讲理会成员全部来自当地群众,属于自治型的调解组织。
◎文/徐杭 夏宇 记者陈利光
服务上门免费调解
“大家邻里乡亲的,不管什么事都先坐下来聊聊。”日前,记者来到铅山县永平镇林家村便民服务站,党员讲理调解员吴东生正在为村民调解邻里纠纷。
据介绍,铅山县各村(居)“民间讲理会”均由当地公道正派、热心调解、有群众基础、有威望威信的农村居民代表、村干部、宗族长、企业家代表、退休老干部、法律明白人等人员自发组成,免费为当地群众调解纠纷。调解场所可依据实际情况在祠堂、广场、田间地头等各类场所现场讲理。
为了促进辖区群众了解“民间讲理会”,铅山县把“民间讲理会”的规则和名单,在各个村集中点张贴。并印制宣传手册发放给村民,告知群众新的矛盾处理机制,使群众遇到纠纷,第一时间就想到“民间讲理会”。
其中,永平镇林家村充分发挥老党员、老村干部的作用,推选出宗族里面有威望的老党员来担任讲理会成员,设立了“有我在”便民服务大厅,建立了“民间讲理会”,每年成功调处矛盾纠纷20多起。
群众自治德治先导
2016年8月12日,对于永平镇卢家村火烧山赔偿纠纷的调解,“民间讲理会”发挥了作用。
据了解,当地火烧山后,部分村民将全部赔偿款私自分掉,损害了另一部分村民的利益,村民之间产生矛盾。永平镇及时启动“民间讲理会”,道理让老百姓自己来讲,经过两次讲理,当事人达成了初步协议,这次讲理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及时有效地化解了矛盾,避免了矛盾升级。
“通过建立‘民间讲理会’,联动社会各方广泛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来,发挥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优势,真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铅山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在推进“民间讲理会”的过程中,永平镇充分发挥了乡贤文化、家训家风、生活礼俗的教化作用,不断提升群众道德素养,不断完善各村(居)村规民约,以德治促进基层群众自治。
依法调解法治保障
“为了推动‘民间讲理会’的发展,我们还会安排当地综治办、法庭、司法所对‘民间讲理会进行指导。”铅山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法庭在进行民事案件的调解时,会委派、委托“民间讲理会”进行协调劝导,充分运用社会影响力。调解成功的,“民间讲理会”的成员在调解协议上进行签名,并加盖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公章,法院快速进行司法确认;调解不成的,也为行政机关依法处理或法院最终判决提供了民意参考。
“民间讲理会”必要时可邀请司法人员到会释明法律,在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签订协议后,双方当事人可向永平法庭申请司法确认,经审查属于司法确认范畴的,永平法庭依法及时进行司法确认。一旦有当事人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据法院的司法确认裁定书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民间讲理会”组建以来,通过身边人解决身边事,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讲情讲理讲法相融合,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矛盾不升级。2019年以来,“民间讲理会”调处初信初访问题化解率95%以上,得到群众大力支持和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