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这句话开始广为流传。看着书架上那一本本整齐排列着的书,有几本是我们可以对内容娓娓道来的?看过的公众号文章,我们能有个大概印象的有多少?书架上的,手机里的,kindle上存着的书,能说出书名的又有多少呢?
我们都深知,在这个时代,知识是我们提高自身,改变命运的最佳选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对购买书籍有如此大的热忱:因为我们深陷知识恐惧的焦虑之中。我们希望学到更多的知识来武装自己。大多数人都走进了一个误区:买书=买知识,一年到头,书买了不少,知识增长的,实在不多。我们知道怎么买书,但我们读书的效率,远远配不上我们花在书本上的心血。
怎么提高读书效率?看这本《高效能阅读》就好。本书通过七个章节、89个读书技巧,从爱上读书、阅读方法、理解内容、整理信息到内容产出,详细的阐述了把知识化为己用的全过程,轻松掌握高效能阅读的方法。
本书作者原尻淳一,效率专家,龙谷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高效能阅读》这本书,是原尻淳一通过阅读学习已出版的百余册读书术书籍,与自己的经验相结合,精心编写而得。原尻淳一提出,现代的读书,是“为避免信息洪水淹没而读书”。
《高效能阅读》全书内容可概括为三个重点:
1.爱上读书
2.阅读技巧
3.整理信息和内容产出
我们先看看第一个重点:爱上读书。
如果说大学里哪一门课最让我痴迷,毫无疑问是单片机。我好奇通过单片机怎么做出电子表,我好奇怎么通过一行行代码改变灯光的闪烁。在单片机考试前,我花了整整3天的时间,读遍了图书馆里所有关于单片机的书籍,丝毫不觉得枯燥。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爱上读书,一个最重要的词就是:好奇心。要爱上读书,就要以好奇心为原点,以实践为手段,通过实际行动来获得反馈,从而持续不断的推动我们去学习。读书是我们探求内在动机的一种手段。
除了好奇心,我们还需要通过外部刺激来更好的养成读书的习惯。外部的刺激包括:听作者的现场演讲,听完现场演讲再去看书,就可以快速轻松的掌握内容,降低了阅读的难度;参加读书会,了解他人的观点,从更多的角度审视一本书;长时间在家读书,可以尝试去咖啡馆读书;精心布置自己的书架,营造出取书一读的氛围。
总的来说,要爱上读书,就是要有意识的进行以行动为轴,始终保持好奇心的读书。以读书为汽油,定能让你的学习引擎发动起来。
再来看下第二个重点:阅读技巧。
1.绕道读书术
如果原文暂时吸引不了你,尝试将兴趣转移到与文章有关的其他事物,比如从了解作者、书评等方面开始激发阅读的兴趣。可以通过百科,浏览作者的履历和轶事,还可以通过作者开通的社交媒体,了解作者的读书履历和人脉,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作品。读书前先关注作者,称得上从根本上激发读书欲望的技巧。此外,还可以看播客、TED重新激发自己的求知欲。总而言之,就是在阅读陷入困境时,转换方向,从其他的入口着手,降低阅读难度,保持求知的欲望。
2.开启专注开关
沉迷读书的另一种方法是找到自己的专注开关。在刚开始培养阅读习惯的时候,可以通过做其他事情分散自己的畏难情绪,比如一边读书一边刷牙。为了培养自己尽快进入专注状态,还可以通过打造自己的专属仪式来进行。仪式感可以将我们的自我暗示模式化,在我们希望集中精神的时候,这些仪式格外重要。
3.营造刺激环境
要保持长时间读书的动力,就是要找到刺激自己的读书的环境。比如可以与作者对话,参加读书会,通过与他人的谈话,了解到自己认知的不足,从而激发出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又比如还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读书环境来促进可持续读书,像去一家常去的咖啡馆读书,把自己的房间变成图书室,舒适的环境会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愉悦的阅读体验同样也会促进自己爱上读书。
4.提高阅读效率
要想提高阅读的效率,就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提高阅读的速度,二是加深理解的程度。先来谈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要想提高阅读的速度,首先就要浏览目录,找到自己感兴趣或需要的内容,发掘关键词,同时提出自己的假设。然后就要阅读关键词周围的内容,将作者的观点、想法与自己的假设对比,找出差异,并可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做好笔记。对于自己不需要的、不感兴趣的内容,要大胆的舍弃,只读自己感兴趣的。
再来谈谈加深理解程度的方法。要加深理解的程度,首先要学会垂直型阅读,带着自己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去书本中寻找答案,做到精通某一个方面或者某一个领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打造自己的“思考主场”。然后就是在垂直型阅读的基础上,展开水平型阅读,把不熟悉的内容拖进“思考主场”,快速掌握新知识。
再来看第三个重点:整理信息和内容产出。
1.知识生产
知识生产就是通过信息收集、将信息结构化、分类排列信息三步,创造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
2.构建数据库
读书卡、日记、照片是我们构建自己数据库的三大要素。读书卡用于记录可供自己参考的图书、文献的相关信息,日记用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思,照片则是将自己的所见图像化。
3.内容产出
通过阅读和整理的信息,创造出独属于自己的内容,就是产出。
最后,我想用三句古人所说来总结《高效能阅读》:第一句是“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要以实践为指导;二是“一法精而万法通”,精通一门学科或者一个领域,在接触新学科的时候快速复制自己学习精通学科时的经验;三是“触类旁通”,要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学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