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开疆拓土 轮胎厂非洲历险记

CCLE摩托车轮胎工厂生产的轮胎占据乌干达90%的市场份额林东云 摄一个多月前,陈帆刚结束他的西非之行在尼日利亚和加纳,他考察了3家工厂:一家轮胎厂、一家音箱厂和一家橡胶厂3家工厂全部由他建立而这些还不是他全部的业务版图。
在东非国家乌干达,他建的第一家轮胎厂已经运行了10年而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他的新工厂正在规划19年前初次抵达非洲时,陈帆还只是一个迷茫的创业者带着在佛山工作攒下的钱,走在乌干达破旧的马路上,他不知未来如何;19年后,陈帆已经是乌干达的“轮胎大王”,其工厂生产的轮胎占据乌干达90%、东非60%的市场份额。
这一过程中,是数不清的冒险与血汗截至去年底,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存量超过470亿美元;在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有3000余家,他们是中国拓展非洲市场的主力军但在这之外,还有无数像陈帆这样在非洲创业的草根他们只身闯入非洲,凭借着智慧与韧劲在这里赚取利益,深刻改变着这片大陆,也被这片大陆深深改变。
他们是中国制造伸入非洲泥土、扎进全球市场最深的触角●吴欣宁抓住产业时差第一次到乌干达时,陈帆刚在国内结束一场不太成功的医药行业创业那是20多年前,陈帆被一家重庆药厂派驻佛山做销售做了3年后,他开始自己单干,做药品销售生意。
但很快,他就发现这个生意不好做,“拉生意总是要吃吃喝喝”2004年,一个偶然机会下,陈帆从一位刚从非洲考察回来的朋友那得知,非洲市场可能“有文章可做”不甘心在医药行业中继续挣扎的陈帆,决定亲自去非洲转一转,寻找新出路。
作为重庆人,摩托车是陈帆最为熟悉的产品于是,他和朋友带了一箱摩托车汽配产品去非洲试卖拿着在佛山工作几年攒下的积蓄,拖着一整箱摩托车配件样品,他和朋友坐飞机辗转数十个小时落地非洲走在满是泥泞、破旧不堪的土路上,穿梭于原始混乱、极不规范的市场,他们在乌干达这个陌生的国度寻找商机。
来到“新大陆”,陈帆敏锐地察觉到,非洲与中国存在一种产业时差而摩托车正是将这一时差体现得最淋漓尽致的产业领域陈帆初到非洲的2004年,是国内摩托车产业日渐式微的一个节点,却是作为重要经营手段的非洲摩托车市场如日中天的开端。
当年他带到乌干达的一箱摩托车配件产品,不到10天就卖了一半高度短缺的市场更是让产品非常紧俏陈帆将卖出的产品名称与价格一一记下,和国内一对比后让他大为意外:国内卖1元钱的东西,非洲要卖3—4元那半箱汽配产品卖掉的钱,已经让他把本钱赚回来了。
乌干达的经商初体验,让陈帆觉得在非洲做生意“大有可为”当时,和陈帆同去非洲考察市场的朋友因为个人原因,决定退出创业即便如此,陈帆仍然决定将所有身家都投入非洲创业结束了国内的医药生意,他和两个翻译一起再次来到乌干达,决定在此好好耕耘。
他将创业的赛道逐渐锁定在一个领域——摩托车轮胎贸易当陈帆在乌干达马路上舟车颠簸时,他发现非洲摩托车几乎“无所不能”作为经营与赚钱工具,它们需要两班倒地行驶,一天跑200—300公里;车身上载着四五个人甚至1吨货物的情况时有见到。
而乌干达大街上几乎没有一条好路飞驰的摩托车经常一会刹车一会加速,轮胎磨损极大,经常需要更换这也就意味着,其中蕴含的市场极大瞄准商机,陈帆和很多掘金非洲的中国商人一样,在乌干达以自然人身份注册公司,从事进出口贸易,并逐渐把品类集中在了高度稀缺又市场容量巨大的摩托车轮胎上。
到后来,乌干达市场上50%的摩托车轮胎交易都掌握在他手上“卖而优则产”当交易量到达一个临界点,陈帆意识到,该在非洲建厂了“从贸到工”是不少中国企业选择攻入海外市场的路径他们从出口产品开始,后来再到海外建立销售渠道、树立品牌形象,最后再推动制造环节出海。
这种小步快跑、循序渐进的方式,更能把控海外投资的风险美的集团早在1986年就获得了出口权,产品很快走遍了全世界,但直到2007年才在越南建立第一家海外工厂,更多海外工厂则集中在2015年以后才开始建立在非洲起家的博达集团,也是先在非洲当地设立自己的海外仓、品牌和渠道,近年来才开始靠投资设厂转型。
2016年,博达集团在坦桑尼亚投资设立合资瓷砖工厂,日产量8万平方米,是坦桑尼亚第一家瓷砖厂后来,博达集团陆续将建厂模式向非洲其他国家扩展,在坦桑尼亚、肯尼亚、莫桑比克、尼日利亚等国家设立洗衣粉工厂和纸尿裤工厂等,整体运营比较成功。
节约成本当然是建厂的第一动因在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建厂的吴延军,是佛山企业涂亿装饰材料(下称“涂亿”)的总经理他算过一笔账:在非洲建厂前,涂亿在当地已有40多个贸易客户,定期把产品从中国通过海运送到当地;产品每“走一趟”要45天,每一趟发货还得先攒够两个柜的量,再加上货到付款,“相当于我们出钱,帮非洲客户把仓库设在了自己这里。
而在当地设厂,可以省下高达九成的流动资金成本”此外,由于贸易门槛低,在非洲做贸易的中国商人越来越多,竞争也越发激烈,这已然是一片红海竞争“而且随着非洲货源越来越丰富,国家对贸易的政策支持不如制造业了反观制造,乌干达对制造所需的进口原材料大部分免税,我的工厂能消化自己的订单,很安全。
从贸到工,完全是顺势而为”陈帆说2013年,陈帆在乌干达开建CCLE摩托车轮胎工厂10年后的今天,其工厂生产的轮胎已经占据乌干达90%、东非60%的市场份额这两年,最让陈帆忙碌的事是新厂的扩建“刚来非洲经济实力不够,只做低端产品。
现在要做高端,这部分已占业务的30%了”陈帆说,今后非洲工厂也会不断提升附加值,优化供应链与管理,扩大品牌价值同时,他的摩托车轮胎王国已经延伸到了加纳、尼日利亚,并计划继续向东非扩张扩张背后有一种迫切:东非摩托车市场保有量500万辆,加上汽油价涨后更多非洲人从开汽车转向摩托车,“只要政府不打压,这个市场大有可为。
”陈帆说念好“缺”字经像陈帆这样的个体创业者或小微企业,是掘金非洲的中国投资者中最有代表性的群体,也是最有可能在非洲赚取红利的群体他们体量不大却善于灵活应变,高度契合了非洲这片短缺的新兴市场河北人张志刚首次踏入坦桑尼亚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
那时候,如今稳坐非洲大陆通信网络市场半壁江山的华为,也才刚进入非洲市场1年,中国商人去非洲的“淘金热”还远未掀起而张志刚却被报纸上一篇报道非洲的“豆腐块”文章吸引他至今仍记得那篇文章标题叫《风风火火闯非洲》。
而这也成了他闯非洲的契机初到非洲,张志刚一天只吃一顿饭,最多再在路边买个椰子解渴;白天拿着计算机讨价还价,夜里点着蜡烛埋头干活他卖过箱包、瓷砖,赚到第一桶金后顺势开工厂、造产品,并去乌干达等多个东非国家布点工厂。
如今,张志刚的床垫厂生产的产品占乌干达60%—70%的市场份额;投建的中乌姆巴莱工业园吸引了30多家企业签约入驻,解决了大量当地就业,成为中非产能合作的桥头堡张志刚本人则被冠以“乌干达工业投资之父”的称号。
几乎与张志刚同时,博达集团创始人在坦桑尼亚做起了陶瓷贸易生意,并成立了公司这片大陆基础设施落后,物资也缺乏但对于商人而言,“缺”才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在非洲创业,就像开垦一块处女地最初,员工们要身兼营销、财务、报关等多职。
拉客户也采取最原始的方法:亲自上门询问,不管是在建筑工地还是普通人家,只要有瓷砖潜在消费者就行凭着这股“拓荒”精神,博达集团在非洲一片空白的市场中闯出一条路,并合资建立了一家东非陶瓷厂2003年,从佛山一摩托车厂下岗后的王毅来到安哥拉,建立摩托车组装厂。
但工厂没做多久,就因为摩托车配件出口受限而遭遇瓶颈王毅不得不转向汽车这一更高难度的产品业务为了抓住安哥拉市场,王毅避开了价格高并且国产不具优势的轿车,选择销售用于搬运货物的刚需产品轻卡汽车,并打造了自有汽车品牌“JAC江淮”。
2014年,王毅在安哥拉建设了汽车制造厂王毅的中国自主品牌“JAC江淮”成为了安哥拉当地最有知名度的轻卡汽车品牌,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这群出身草根却不甘平庸、敢于冒险者,在陌生的国度开启了创业新起点,在写字楼之外的原始大陆创造着新的可能。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