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李恕信讲另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一个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着窗外的人,在安葬心爱的小狗,顿时就哭了外祖父拉着女孩的手,去了另一扇窗户,窗外有玫瑰盛开“孩子,你开错了窗户”,外祖父和蔼地说原来,不同的窗口,有不同的风景,不同的心态。
顺着思路往下想,就会发现,一栋房子有多个出口,任何一件事,都有多面而我们最容易发现的,就是“正面”一块钱,正面的识别度很高;一个硬币,正面的花纹,似乎永远比反面好看......一个人,正面神采奕奕,背后特别简单。
为人处世,凡事都要多长一个心眼,权衡利弊之后,知道如何处理,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是人生智慧。可是如何才能做到呢?告诉你,若能成为习惯利用“反面”的人,会变得很厉害。
01感情的反面,深情生活中,我们常常和熟人闹翻脸,就是自己的 家人,也不能一直没有矛盾如果你和有矛盾的熟人,持续纠缠,矛盾就会加深,甚至反目成仇找到感情的反面,那就大不一样了要知道,矛盾的对立面,就是“握手言和”。
晚清时,曾国藩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因此很多希望和他做“亲家”他的儿子曾纪泽,小小年纪,就崭露头角了,持续有人来说媒古时候,成亲的规矩,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孩子是 不能自己做主的二品官员常大淳,要把女儿嫁入曾家,曾国藩拒绝了,理由是“常家有妻妾不和的问题,并且女儿是妾的孩子,地位不够高”。
湖南籍官员贺长龄,决定 把女儿 嫁入曾家,但是没有去找曾国藩,而是派了媒人,直接找到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很快就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同样是“父母之命”,但贺长龄利用的是“父母的父母”学一学贺长龄吧,你会发现很多处理情感的方法。
你和父亲闹掰了,没有关系,和母亲谈一谈通过母亲的周旋,家庭就安宁了你和妻子吵架了,去找岳父母谈一谈,气氛会和解很多你和兄弟有意见,让你的妻子和嫂子谈一谈,也算是一个好主意同样,亲戚朋友之间的矛盾,也可能通过朋友的朋友,亲戚的亲戚来化解。
真的不要总是和人针锋相对
02人性的反面,慈悲人之初,善恶皆有人生选择,一念是魔,一念是佛若是我们发现了人性的“恶”,躲避、狠心打压,这是难以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巧妙地唤醒人性的善良,从而抵制住人的恶念三国时,有一个姓阮的女人,才华出众,但是长相 很丑。
结婚那天,丈夫许允不愿意进洞房第二天,丈夫在好友的劝说下,走进洞房,但是他的本意是“休妻”阮氏说:“好男人有高尚的品格,你有几种?”许允说:“都有”阮氏说:“百行德为首,你却喜欢美色,不喜欢有道德的女子,怎么说‘都有’呢?”。
许允顿悟,马上施礼,和阮氏牵手同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人喜欢美色,不奇怪,但是好男人会克制自己的欲望,改变自己的喜好,坚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同样,我们不要厌恶那些“嫌贫爱富”的人,他们只是天性如此而已。
厉害的人,懂得分一些利益给别人,从而形成利益的圈子,大家一起努力致富猎人的成功,不是自己有天大的本事,而是用了诱饵,让鸟进入笼子,让野兽到了陷阱他训练的猎狗,很听话,不是天生这样,而是经常给狗吃饱喝足满足了别人的期待,唤醒了别人的善良,你就是“慈悲为怀”。
并不要对所有的利益,都嗤之以鼻,好像自己生活在真空里一样人有野心,但是野心在可控范围,就是成长的动力;人有恶念,但是能明白是非,就会转化成善念。
03局势的反面,弹力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弹力和反弹力的关系吧如果你按不下一根弹簧,那就让弹簧的力量,推着自己走,也是不错的选择战国时的苏秦,从鬼谷子那里学到了很多知识,然后去了秦国他对秦王,写了一万字的谏言,还说了一箩筐的好话,却得到一句回复:“苏秦小伙子,你羽翼未丰啊。
”离开秦国,苏秦又读了很多书,然后找到秦国的对手——燕国苏秦说:“如果六国一起对付秦国,就可以保平安了”果然,苏秦的话,燕文公很欣赏很快,他促成了燕、赵等六国的联盟,导致秦国有十五年不能逐鹿中原秦王知道苏秦的做法,肠子都悔青了。
人要是外出,顺水而行,能一日千里,速度很快;逆水而行,能击打出浪花,勇气可嘉谁能说,哪一种做法,就是对的呢?正面无法打破的东西,就去反面看看,也许会有突破口千万不要一根筋,对着石头死磕比方说,一个养鸡的人,技术很好,但是对销路一窍不通。
导致养殖场亏损了他想了很久,买了一个摄像机,把养鸡的过程拍下来,发到某平台上,学习技术的人,络绎不绝,从而他当了“老师”,赚了一桶金任何一种状况,东门不开,西门可能会开。这是值得我们去试一试的。
04有句谚语说得好:“最灵敏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要看清“反面”,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要借助外物就像看自己的脊背一样,要用两块镜子才行平时,我们借助别人的眼睛,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借助别人的建议,看到事情的不同角度;借助古人的典故,看到今天的趋势。
回头看,后面的情况就清楚了;闭上眼思考,未来的判断就有了;心灵柔软,尖锐的东西就化解了......《围炉夜话》有言:“正而过则迂,直而过则拙”做人,不要太方正了,既要内方外圆,还要外方内圆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