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张顺 潍坊报道立德铸魂育新人,团队赋能创佳绩!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北海教育喜报频传,在第六届全国课堂教学创新成果博览会上,张璇、张茂山两位老师再次斩获佳绩!让我们向获得优异成绩的参赛教师及磨课团队表示热烈祝贺!。

10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教师报主办的第六届全国课堂教学创新成果博览会在北京八一学校保定分校隆重举行潍坊市北海学校张璇、张茂山两位老师的创新课在前期申报参选中入围,并被选中现场献课,将北海学校的美言读写课堂与美育课堂展示给大家,得到与会专家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此次课博会以“为素养而教,为迁移而学”为主题,包括开幕式、主旨演讲、微报告、心得分享、主题沙龙、好课观摩等环节来自黑龙江、青海、甘肃等全国25个省的1500余名教师代表,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等内容进行交流探讨,推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通过聆听高屋建瓴的专家报告、异彩纷呈的名师授课,大家在学习中促进,在交流中提升,吸收领会优秀教师的教学创新成果美言读写课程作为潍坊市北海学校的特色课程,它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以工作坊模式重塑课堂,重构角色,将学习者以“小读者”“小作家”,教师以“指导者”“辅助者”的身份,通过阅读课、识字课及写作课等多种读写课程模式,将国家课程和主题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实现大单元化教学,帮助学生自主运用策略和方法,进行自我学习与探究,提高阅读、提升写作,落地课标,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张璇老师在共享阅读课《日月潭》中,在“介绍家乡景点”的大情境下,进入《日月潭》文本学习,发现景点的美,重点针对“有感情地朗读-重音”进行示范教学,在朗读中发现美、体验情、学习阅读方法,学会迁移应用,学生从小读者转为小作家,学习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家乡景点介绍中,达成“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基本理解,打造教师示范—师生联动—学生行动的责任传递“生动”课堂。
课堂上张璇老师活力迸发、智慧生成、用她特有的亲和力和语言表达来吸引学生,用她的教学机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想法去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方法,用自己的教学智慧赢得了学生的高度配合,让学生沉浸在这堂精彩的语文课中。

以大概念统领单元主题,统整不同领域的内容,通过真实情境、任务驱动、表现性任务评价的实施路径,引导学生探究、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发展思维,达成理解这是北海学校近年来一直探索并践行的课程理念,它的实施与新课改理念不谋而合。
张茂山老师执教的美术学科《青花瓷》一课,基于学生的鉴赏与表达,从探究青花瓷的“三美”出发,借助表现性任务“青花瓷作品收藏册的设计”,通过跨学科学习,将数学中的对称、青花瓷的历史、诗词以及美术中的收藏册设计等有机融合,以问题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并完成“剪、画、贴、评、展”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国瓷器的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之深,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体现教学评一致性,促成真正的师生共同成长!整个课堂充满激情,幽默风趣,氛围轻松愉快。
孩子们积极参与,意犹未尽,深受学生欢迎,甚至下课了还有学生找到张老师探讨收藏册的其他设计等问题

携手前进,拔节生长!收到参加全国课博会的通知后,如何短时间内将两节参会课在赛场上出厚度、上出新意,在聂淑香校长、乔小红主任的带领指挥下,课程部迅速组建磨课团队,积极探索,大胆尝试,精心设计展示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全身心帮助和指导授课教师。
准备过程中,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协同互助,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一次次研讨、交流、重构,共创佳绩!磨课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尊重学科特点和课程育人价值,成员们字斟句酌地推敲打磨,推敲每一个教学环节,完善每一个教学步骤,让课堂呈现出符合学生生命成长的最好样态;试讲过程中,注重学生课堂自主建构与随机生成的有机融合。
团队成员们努力钻研,倾情付出,展现了北海教师勤思善学的优良品质磨砺的过程是艰辛的,但在全新的教学旅程中大家一路收获、一路成长一直以来,北海都坚持集体教研,有难题大家一起解决,有妙招大家一起分享每一节好课的背后,都凝聚了整个教研组的力量。
张璇老师说:“虽然赛课的讲台上只有我一个人,但是在我的背后是北海学校的语文组全体战友”最终,张璇、张茂山两位老师凭借先进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学设计、灵动的课堂表现,自信大方的风格,扎实稳定的基本功,历尽千帆,在全国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追光的道路上,前面有专业的引路人,身边有志同道合的伙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荣誉的背后,是汗水、是拼搏的积累,两位青年教师展现了底蕴、实力,更收获了在温暖向上的集体里快速地成长!此次优异成绩的取得,更充分展示了北海教师的风采,彰显了北海教育内涵发展的新高度。
张茂山老师说:“对年轻人来说,成长平台至关重要,与谁同行更为重要!我们学校是青年教师成长为优秀卓越教师的快速孵化器,因为我们在育人模式、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主题活动、评价策略、校本研修等方面不断创新,敢为人先。
”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是推进教学改革的主战场近年来,北海教育不断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持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一)立足课堂,扎实研备提质量北海教育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大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坚持开展理解力课程、美言读写课程实验研究,以单元整合教学的方式组织教学。
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假期进行“三备两研”,在一次次备课研讨的过程中,彼此分享,互相学习,共同成长通过备课研究让每位教师对每一课的重难点有更好的把握,更新完善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及教学行为各学部加强常态课的听评课研究,要求:每周每个年段一位教师出示展示课;每周每位老师至少听两次课;每周固定时间分年段进行学科教研。
常态课的研究,让教师们彼此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极大地提升了课堂的质量(二)搭建平台,专家引领促成长为尽快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学校为每位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搭建了磨练、展示、快速成长的平台,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每位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
集团各学校聘请了专兼职学科专家,对教师们进行跟踪式指导培养让老师们足不出户就能与专家零距离,面对面交流、学习在专家们的指导下,经过一次次磨课、评课,对上课语言字斟句酌,对教学设计反复修改,直到呈现在每次的活动中。
专家们精湛的业务,敬业的精神,教育、感染、感动、激励着每一位教师(三)勤学苦练,强化专业提素养优秀的专业素养是每一位优秀的教师都应该具备的每学期,集团各学校都组织各种活动,努力提升教师的个人专业素养每周一次的粉笔字练写,每月一次的读书沙龙,每学期一次的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每次活动,老师们在分享中寻找不足,发现别人的优点,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课程是立校之基,素养是强校之魂面向远方,面向未来,北海教育将以此次课博会为契机,坚持以课程建设与开发作为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突破口,扎根课堂,深耕课改,挖掘学生潜能,弘扬学生个性,向阳而生,逐光而行,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努力进取,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