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作文5篇(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倡议书)学会了吗,

admin 2023-10-20 08:30:35 浏览量:6
问题描述:
最佳经验

老师们、同学们: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深刻指出了餐饮浪费现象的严重危害,对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提出了明确要求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惜粮食、尊重劳动、低碳简约是现代文明生活风尚。

我们号召每一名师生,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珍惜每一餐饭,节约每一粒粮,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现倡议如下:一、杜绝浪费,珍惜劳动成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据估算,一粒米从种子走上餐桌,需要3072个小时。

习近平总书记居安思危,警示“粮”言背后,是对一粥一饭的珍惜从我做起、从日常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家庭、在食堂、在餐馆,自觉做到合理饮食,不做“必剩客”,争当“光盘族”,做文明餐桌的宣传者、实践者、监督者,做尊重劳动成果的示范者。

二、简朴俭约,弘扬传统美德“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始终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要以勤养志、以俭养德,从珍惜一粒米、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等小事做起,力戒过度消费、奢侈浪费,日积月累、成风化人,做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弘扬者。

三、低碳生活,倡导文明新风“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必须始终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我们倡导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浪费,把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办学治校各领域、融入到学习生活工作各方面,绿色出行、垃圾分类,抵制搞攀比、讲排场,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简约生活方式的践行者。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不仅仅是一种美德、一种品质,更是一份责任、一份义务“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我们要戒奢以俭,树立节约意识,践行节约行为,让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蔚然成风!。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2020年9月8日来源:校园信息网

sdfsdf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相关推荐

安徽小伙修脚30年刮下万人脚皮作画(修脚皮视频手法刀法)速看,

立志、工作、成就,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 巴斯德大家也许了解过卖油翁的故事,卖油翁能够非常熟练地将自己的油倒入油壶之中
详情

人生需要立志(人要立志并且要行动的句子)这样也行?,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讲话原文理想信念就是人的志向古人说:“志
详情

人生需要立志议论文800字(人生需要立志议论文600字)满满干货,

人生当立志无志则人难做,事难成人生中的大多数人,都被生活的重负压在身上,如同一块巨石压身,喘不过气来的确,我们的生活太沉
详情

为什么要树立高远的志向(为什么要树立远大理想和神圣使命)居然可以这样,

自古以来,凡欲做大事者,必先立志,志不坚则事必难成人们常说一个人的理想往往决定了他的高度,燕雀焉知鸿鹄之志?鸿鹄是要像大
详情

谈谈立志对人生的意义(对立志的见解)学会了吗,

什么是立志?志向不同于目标,如果说目标影响这个人一生的成就高度;志向影响的就是其生命的质地纯度换句话说,立志就是下决心成
详情

如何写立志向作文(立志作文怎么写)墙裂推荐,

回顾这二十几年的人生,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要立志学习的?我想肯定不是在学校上学的时候那时候,心智不成熟,完全不知道自己为
详情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精选推荐

四川地质公司(四川地质队多久改制)学会了吗,

原标题:四川小伙立志投身中国地质事业9月4日,郑长佩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迎新点长江日报记者陈玲 摄长江日报讯(记者陈玲通

安立欣简介(安立盛简介)一篇读懂,

原标题:安立志 | 清代查处《红楼梦》读过《红楼梦》的都知道那首著名的短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安立泽百度百科(安立勇个人简历)学到了,

原标题:安立志 | 明清禁毁《水浒传》《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家喻户晓该书元末明初问世,数百年来,命运多舛,有识之士却予

新疆当医生怎么样(新疆当医生待遇)万万没想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应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南下,跨越5000多公里,于米提江·阿

地震中救出12岁的少女是谁(12年前地震女孩嫁给他救命恩人)学会了吗,

"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这句话非常适合送给12年前汶川地震中的英雄们2008年5月12日,中国人民共同经历了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