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孙秀华

峻冬渐去,立春即至,处处勃发生机。

杜甫《立春》诗有云:“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这里的“春日”特指“立春”节气,诗写唐人在立春节气“咬春”“食春盘”,令人回味不已想象起来,其动人情景大抵会类似苏轼所云,“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而唐人的立春节气,因为皇家的倡导,尤为隆重,节俗丰富多彩唐中宗李显《立春日游苑迎春》诗曰:神皋福地三秦邑,玉台金阙九仙家寒光犹恋甘泉树,淑景偏临建始花彩蝶黄莺未歌舞,梅香柳色已矜夸迎春正启流霞席,暂嘱曦轮勿遽斜。
作者李显是唐朝第四位皇帝,诗写立春日例行的盛大宫苑春游,以及盛大的君臣同欢的宫廷“迎春”宴会“流霞席”韦元旦《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诗云:灞涘长安恒近日,殷正腊月早迎新池鱼戏叶仍含冻,宫女裁花已作春向苑云疑承翠幄,入林风若起青苹。
年年斗柄东无限,愿挹琼觞寿北辰这首奉皇帝命令而写成的“应制”诗里,除了歌功颂德,觞寿君王,还点出了“宫女裁花已作春”的皇家节日习俗对此,苏颋写有《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诗曰:晓入宜春苑,秾芳吐禁中剪刀因裂素,妆粉为开红。
彩异惊流雪,香饶点便风裁成识天意,万物与花同刘宪《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诗云:上林宫馆好,春光独早知剪花疑始发,刻燕似新窥色浓轻雪点,香浅嫩风吹此日叨陪侍,恩荣得数枝此诗最后,刘宪说自己“恩荣得数枝”,这表明,皇帝在宴席上夸耀宫女新巧的彩绸剪花之后,还会将这“彩花”赏赐给大臣,以示恩宠。

“玉管潜移律,东郊始报春”关于立春节气首重的皇帝“迎春”典礼,王绰、张濯均写有《迎春东郊》诗其中,张濯《迎春东郊》诗云:颛顼时初谢,句芒令复陈飞灰将应节,宾日已知春考历明三统,迎祥受万人衣冠宵执玉,坛墠晓清尘。
肃穆来东道,回环拱北辰仗前花待发,旂处柳疑新云敛黄山际,冰开素浐滨圣朝多庆赏,希为荐沈沦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岁时风俗彩花》载曰:“唐中宗景龙中,立春日出剪彩花又,四年正月八日立春,令侍臣迎春内出彩花,人赐一枝。
”其所记,与上述这些诗歌的内容颇为相符李远《立春日》诗曰:暖日傍帘晓,浓春开箧红钗斜穿彩燕,罗薄剪春虫巧着金刀力,寒侵玉指风娉婷何处戴,山鬓绿成丛李远诗中“钗斜穿彩燕,罗薄剪春虫”说明,除了彩花,唐人的立春剪彩,以及美人在发髻上的“戴胜”,还有“彩燕”,以及蜂儿、蝶儿等“春虫”。

“风光行处好,云物望中新流水初消冻,潜鱼欲振鳞”冷朝阳《立春》诗有曰:“玉律传佳节,春阳应此辰土牛呈岁稔,彩燕表年春”而诗里的“土牛”则明确指向“鞭春牛”风俗《周礼月令》有“出土牛以送寒气”的说法,关于立春节气的“土牛呈岁稔”则是指在立春日造土牛以劝农耕——州县长官及农民鞭打土牛,象征春耕开始,以示丰兆,劝励农耕。
而且,仅就皇家倡导而言,上述韦元旦、苏颋、刘宪、王绰、张濯之外,沈佺期、宋之问、崔日用、李峤、李适、卢藏用、岑羲、马怀素、武平一、赵彦昭等等也均留有在立春日参与皇家游春宴饮的“奉和”“应制”诗篇结合这些诗文不难想象,唐代的立春节气已然成为重大的全国性的节日庆典。
唐代,立春节气还进入了最高级的考试命题唐德宗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进士科考试,赋诗的题目为《立春日晓望三素云》该科考中进士登进士第的有三人留下了他们的“考场满分作文”,他们是李应、陈师穆和李季何其中,李季何《立春日晓望三素云》诗曰:。
霭霭青春曙,飞仙驾五云浮轮初缥缈,承盖下氤氲薄影随风度,殊容向日分羽毛纷共远,环佩杳犹闻静合烟霞色,遥将鸾鹤群年年瞻此节,应许从元君诗写得很有章法,前两句解题,“青春”对应“立春日”,“曙”字对应“晓望”,“霭霭”和“五云”对应“三素云”,“飞仙”点出了信奉道教的主题意蕴——所谓“三素云”是道教的专门名词,原意是说人的“元气”有紫、白、黄三色:脾为黄素,肺为白素,肝为紫素,合称“三素云”;而此考试命题中的“晓望三素云”,则大致可笼统理解为“清晨瞻望祥云”。
那么,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是在特定的日子“立春日”瞻望五彩祥云呢?因此,审题立意自当应该从皇家迎春归、春回大地、万物生光辉等等入手着笔……但这样的解析还没有达到思想认同的高度——李唐皇室远追老子李聃为祖先,对于道教一直信奉有加。
所以,这个进士科“最高级公务员考试”题目《立春日晓望三素云》,实则暗含了对于道教的规定性遵从要求,又因为上至皇帝都高度重视“立春”,题目自然也就含有对于忠君的内在性要求于是,李季何的诗作中间八句全写仙人气象,鸾鹤飞舞,烟霞氤氲,但又薄影缥缈,环佩杳闻,有一定的敬畏的距离感,显示出瞻仰的心态,而又展示了高超的才情和诗情。
最后两句“年年瞻此节,应许从元君”,则明写祝愿,并表达了跟随圣上明君的忠诚立春最“宜春”,崔道融《春闺其二》诗有云:“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唐人在立春日,会张贴有“宜春”二字的帖子,即“帖‘宜春’二字”。
韦庄《立春》诗有曰:“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帖绣楣”这就更进一步,是说要写成诗篇,题写在“花笺”上,贴在绣房的门上,这大概就是后世盛行的“春帖子”诗歌的滥觞立春节日最宜人,历朝历代均有歌咏宋代赵师侠有首词便写了立春时节的“打春牛”,以及东风送暖,还有美丽的“蛾儿雪柳黄金缕”,认为“宜入新春,人随春好,春与人宜”。
赵师侠《柳梢青祭户立春》词云:节物推移。青阳景变,玉琯灰飞。彩仗泥牛,星球雪柳,争报春回。丝金缕玉幡儿。更斜袅、东风应时。宜入新春,人随春好,春与人宜。

春回大地,万物欣欣。立春节气最相宜,宜入新春,人随春好,春与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