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冬天的第一个节气。立者,开始。冬者,终也,从今日起,天地始初寒,万物尽冬藏。2022年的冬天,来了!冬天都来了,你说,春天还会远吗?
《孝经纬》云:“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一入冬,天地间的气息仿佛慢了下来动物们纷纷跑回深山,钻进树洞,将自己藏起来,储蓄能量好过冬农人们将作物收晒完毕,入库贮藏在古人看来,二十四节气对应着十二时辰立冬对应着亥时,即晚上九点。
这会儿,夜渐深了,人心也要慢慢安定下来因此,立冬之后,人要“冬藏”。不纠不结,少虑少忧,宜早睡晚起,宜懒洋洋。
图|清凉地儿-了琹©像宋朝的陆游,一到冬天,便和他的猫猫窝在家里“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诗人郁达夫则喜欢围炉煮茶,吃点羊肉,喝点白干,剥点花生米他说:“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如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
”但要属懒得最诗意的,当属诗仙李白。有年立冬,他冷得不想写诗,干脆搁笔,支起火炉,煮酒喝!
图1.2|清凉地儿-了琹©暖酒入愁肠,半醉半醒之间,砚台上的墨迹被月光一照,恍然之间,他以为是人间初雪“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立冬一至,凛冬将至人当顺天时而活,将能量用在紧要的地方,然后,懒洋洋地呆着。
那些做不完的事,就慢慢儿地做,总会完成的,不必急。
图|清凉地儿-了琹©
古时这天,天子会率领大臣们祭祀迎冬,赏赐棉衣,昭告天下:冬来了!在气象学上,要连续五天温度低于10℃,才算冬天的开始可在中国人的四季里,每个节气都是温柔的提醒,无论气候明不明显,心情依然可以步入冬天一候水始冰|北方的水面已开始冻结,但未成坚冰。
二候地始冻|土地渐渐凝结寒气,但未龟裂。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为野鸡,蜃为大蛤。候鸟无踪,海边却可见到外壳条纹颜色与野鸡相似的大蛤,古人以为它们是野鸡变成的。
立冬至小雪这段时间,北方已是孟冬之月,但在南方,天气可能回暖,有些植物会二度开花,仿佛回到春天,俗称“小阳春”白天,宜负暄站在太阳底下,晒晒背,身心舒坦晚上,宜躺暖躺在暖暖的被窝里,翻翻闲书煮壶热酒,喝上两口,就能酣甜一梦。
天越寒冷,人心对温暖的感受,更为敏锐与细腻。做点温暖的小事,说点温暖的话,小小的暖意,大大的幸福。
图|拟见 ©
漫漫长冬,何以解忧?唯有吃肉烤暖!《山家清供》里记载讲述一道煨烤芋头的做法,里面还有首可爱的小诗:“深夜一炉火,浑家团栾坐煨得芋头熟,天子不如我”冬天的深夜里,对着通红的炉火,吃着烤得酥烂的芋头,这一刻,。
吃饱喝足,心无持碍,千金难买。
图|清凉地儿-了琹©〈补嘴空〉俗话说:“立冬补冬,补嘴空”在古人看来,天转寒冷,万物皆藏,此时最适合补充营养北方人爱吃羊肉锅,南方爱吃姜母鸭,既能御寒,又能滋补最欢喜的莫过于一群人吃火锅放进各种喜欢的美食,“咕咕咚咚”地煮一锅,家人朋友围坐一起,热气腾腾。
图1|清凉地儿-了琹©〈吃饺子〉对北方人来说,这一天要吃饺子因为立冬是秋冬两季之交,“交”子之时要吃饺子,能带来好运更有俗话说:“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作家梁实秋便曾说过,吃饺子要面皮好,最好自己和面,软硬合适,还要多醒一阵子。
最好吃的馅,就是自己包的。外头包的饺子,馅料经常不多,像在吃面疙瘩。最喜欢是家人朋友一起包饺子,白菜、荠菜、玉米、韭菜……或蒸、或煮、或煎,丰俭由人,各有所爱。
图|物道©〈冬酿酒〉天渐寒冷,水质清冽,此时正宜酿酒擅长做黄酒的绍兴人,将立冬到次年立春这段时间,称为“冬酿”他们遵循古训,在这天浸米、蒸饭、落缸、发酵……等待时间的馈赠,酿成美酒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冬日喝点温酒,足以解千愁了。
〈食甘蔗〉在广东潮汕地区,人们在这天要吃甘蔗。当地有句谚语:“立冬食蔗齿不痛”。据说这天啃甘蔗,既能保护牙齿,又有滋补身体。
很喜欢丰子恺先生的一幅画一老一小,揣着手手,坐在屋檐下晒太阳猫猫狗狗依偎在身旁,鸡和鹅踱着步,闲散地觅着食左上角有题字:“冬日可爱”或许,这是我对冬天最温柔的期待:一觉醒来,心头无事,日子可爱尤其是冬夜里,蹲在炉火旁烤红薯,满屋子里都散发着甜滋滋的香气。
突然,就好想谈场甜甜的恋爱,想拥进爱人的怀抱,人间有聚散,只要这一刻的温暖。人心温暖,日子可爱。立冬可爱,你也可爱。
图|物道©今日立冬,万物冬藏,尽收锋芒,人心也当向内观照,更妥帖地对待自己。尤其是今年,想等着白雪落满肩膀,仿佛生活拍了拍你:“这一年,辛苦了,谢谢你这么努力地生活。冬天已来,春天不远……”
图|物道 ©文字为物道原创,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