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立冬在古代有何习俗?古代关于立冬之日的征兆,你知道多少今日立冬,从今天起在二十四节气上表示进入了冬季立,是始建;冬,终也,万物收藏此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尔雅》曰:冬为玄英,一曰安宁即表示冬天意味着生气可以闭蓄,万物进入修养的状态,世间呈现出安宁祥和的景象。
立冬作为古代传统的“四时八节”,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立冬,代表寒暑交替的四时变化,在古代文化中有很多讲究

今日立冬首先就是“迎冬”《续汉礼仪志》曰:立冬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皂,迎气黑郊意思就是在立冬当天的黎明之前,在京的百官皆穿黑色衣服,迎接冬阴之气于郊外的黑暗中在《礼记·月令》中,对这一迎冬的习俗作了很具体的介绍,在立冬之前的三日,掌天时星历的太史就要提前告诉天子立冬时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
这样到了立冬那天,天子亲自率领公卿大夫朝臣,去往北郊迎冬回还后,就有下令对民间孤寡者给予帮助——“赏死事,恤孤寡”

古代祭祀·网络供图以上是庙堂迎冬礼仪对于民间来说,在《逸礼》中记载“衣黑衣…以迎冬于北郊,其祭先豕,居明堂后庙,启北户”这个习俗就是先去北郊迎冬,再回到自家堂屋或祠堂,开启朝北的窗户,奉上香案祭拜那么为何会有“着黑衣,迎冬于北郊”。
这和四季配五行五色五方有直接关系冬对应北方水,对应黑色按照《易说》的记载“乾,西北也,主立冬”《易通卦验》说:“立冬,不周风至”《易占》提到:立冬乾王,不周风用事,人君当兴边兵,治城郭,行刑决罪我们常听到的古代“秋后问斩”,正是立冬当日。

野鸡图片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五天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立冬之后,北方的水有些渐渐结冰,土地慢慢开始冻结,等到像野鸡一样的大鸟不再见,就进入了小雪节气古代的四时历法,是在千百年来的观察基础上总结的规律,有其科学性;一旦物候反常,古代就会认为是某些现象的征兆。
《周书·时训》曰:立冬十月节,水始冰;水若不冰,即阴之有负,国用匮乏地始冻;地若不冻,即灾咎之征野鸡化蜃;若不为蜃,即时多淫妇但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以及我国幅员辽阔,真正能体现立冬的物候现象,在一些偏冷的西北方向比较相符。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