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浩(1754—1832),字孟养,号椒畦,江苏昆山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为人恬澹旷适,绝意干禄遍历燕、秦、楚、粤山水得原祁正传,结体精微,笔力苍古著有《山南论画》,立论精当于书无不工,篆、隶古劲,直接秦、汉而不自谓能。
真书从欧入褚,晚探二王秘行书更得瘗鹤铭笔意,坚苍浑厚,自成一家王学浩推崇宋、元两代画家,特别是巨然、黄公望、王蒙,表现“胸中逸气”,不求形似,但求通过用笔和用墨的变化来达到“神似”,其山水画表现清寂幽淡而又烂漫天真、简洁高逸的笔墨趣味。
王学浩仿古扇面山水十二开,壬辰(1832年)作,形式册页,尺寸13.8×52 cm, 约0.6平尺(每幅)。

(一)秋到苹花处处香,独移小艇下横塘。扁舟一钓归何处,殊雨正收风正凉。偶拟江上外史笔法。椒畦。

广告胆小者勿入!五四三二一...恐怖的躲猫猫游戏现在开始!×(二)高士好种梅,吾生爱看竹。此君即主人,相对可忘俗。万竿烟霭中,一径入寒绿。衣上生夕凉,欲就筼筜宿。椒畦王学浩。

(三)瀑响松涛古寺门,谁移石壁种云根。悬知洒墨如风雨,乱染烟山紫翠痕。略师巨然大意。椒畦画。

广告从秘书起步,十年内无人超越,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成就一段传奇×(四)曾见董宗伯有此本,偶拟其意。崐山王学浩写。

(五)深树烟迷涧路分,瀑泉时向静中闻。翠微忽断丹崖影,吞吐层岚是白云。仿香光居士本。王学浩。

(六)川濑氤氲之气,林岚苍翠之色,正须澄怀观道,静以求之。若徒索于毫末间者,离矣。椒畦。

(七)柳溪归隐。拟云溪外史笔。椒畦王学浩。

(八)晴岚浮翠岛,积雨暗深村。寂寂无车马,溪流自到门。拟西庐老人。王学浩。

(九)摹江贯道溪山无尽图。椒畦王学浩。

(十)一江明月,万顷芦花,领其趣者,惟宾鸿数点而已。仿赵大年笔。椒畦。

(十一)古木新篁。仿丹丘生笔法。椒畦。

(十二)疏帘曲几对江开,半砚冷云点碧苔。偶然忆得湘西梦,牵引秋山入腕来。壬辰秋日,椒畦王学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