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誰最中國」首圖|「誰最中國」立秋。秋,揫也物於此而揫斂七月流火忽而今秋菱歌泛夜羌管弄晴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明日,立秋
夏去,秋來。暮雲吹,心上無涯。秋風來,薄有新涼。蕩舟晚荷池,天際識歸舟。蕭蕭木葉下,渺渺水雲間。高臺垂柳,寒蟬淒切。長風遠眺,離人歸去。人間匆匆,換了幾回春花秋月。夏盡,又至於秋。
夕霧,白露,明月,秋鴉。長溝流水去無聲,多年塵土如一夢。人在秋聲裏,無端秋風吹,心生秋夜夢。惝恍不知今秋又幾何。歎白馬過隙浮生草草。
立秋,七月節也,秋天第一個節氣。梧葉尚未黃,秋風尚未濃,秋意尚未繾綣。江南江北,尤在暑中。伏天未盡,蟬猶鳴。直待涼風生,一夜秋聲賦。
秋風吹,秋葉落。立秋時候,涼風漸起。蕭蕭疏林,夜夜秋聲。
裊裊風清,白露以降。立秋時節,露凝而白,晝夜溫差漸大,天氣漸涼。
立秋時的蟬,感陰氣上升,故鳴叫更加淒切。聞此寒蟬聲,亦知入秋了。
一枕新涼一扇風。
一聲梧葉一聲秋。
芭蕉著雨澆新愁。
秋聲覓處月明中。
玄蟬無停號。
秋燕如客飛。
無心風動竹。
暮雨下西樓。
高枕生舊夢。
浮生心且寬。
立秋,是秋天第一個節氣,更是“四時八節”之一,是由夏入秋的重要時間節點,亦是古人極為重視的節日古時天子西郊迎秋,秋來之前先要“報秋”待梧桐應聲而落,秋亦翩然而至時值夏秋更迭,亦要顧念己身,記得加餐添衣珍重,珍重。
一場秋雨一場寒秋雨落下,雨打芭蕉,門環惹銅綠,驟雨清寒,人立蕭蕭疏雨中見新秋,總是生出一種恍惚感,恍若還是經年未及分別時,猶然還似歡樂中聽一夜新雨,守一夜秋涼待西風吹盡,梧桐落滿,人間又是一輪好秋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歲月忽晚,山河已秋。霜染白頭,秋風夜夜。金井梧桐,寒鴉噤聲。待曉風殘月,明月天心,何處惆悵,又何處歡喜?
人間總是如此,獨行獨臥獨惆悵,倏忽便又幾十年。不如擁衾酣眠大夢幾宿;不如燃燈提筆奮力寫幾行書;不如喚友人來,詩酒歡愉,一醉方休。不做淒淒秋聲,而欲振翅雲間。
立秋時節,食西瓜,謂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來之意天津等地流行“咬秋”《津門雜記·歲時風俗》有記,“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江浙地區亦有咬秋之俗立秋日取西瓜和燒酒同食,民間認為可防瘧疾
雖至立秋,但暑氣還未消盡,人易產生倦怠乏力之感,易食欲不振,還需適時進補此亦謂貼秋膘“以肉貼膘”,白切肉、紅燜肉、燉雞、燉鴨、紅燒魚各式肉類佳餚等都很適宜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也是吃茄子的好時節,可除秋燥、降火氣。
秋氣乾燥,飲食宜吃生津養陰清肺、潤燥止渴之食,百合、蓮子、南瓜、蓮藕都極好
文字 | 清 子图片 | 誰最中國- 特别提示 -「誰最中國」文章,謝絕其他平台轉載進入公眾號會話窗口,回復“立秋”,獲取節氣主題手機壁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