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
北京时间8月7日20时29分我们将迎来 立 秋 此时虽已立秋但“秋老虎”依然发威炎热逼人暑气一时难消立秋科普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公历每年8月7日至9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为立秋之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三个节气,
也是秋季第一个节气,标志孟秋时节正式开始立秋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将会迎来一年中的转折点,但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此时虽立秋,但我国多数地区还处在暑热阶段,尚未出暑,需等到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时才算差不多完全出暑。
气象资料表明,往往要到9月中下旬天气才能真正凉爽起来”由国庆说立秋时节,雨天行将结束,凉风渐渐来,就在这段时间,高高的梧桐树开始落叶了南宋诗人刘翰说,“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意思是秋来无声,无处可寻,只是屋前台阶上落满大片、泛黄的梧桐树叶,像是一夜之间匆匆掉下的。
可谓来不及告别,夏日已去;来不及相拥,秋天已至。
立秋三候一候:凉风至凉风是西风肃清之风,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那般盛气逼人热气蛰伏,凉意日增二候:白露生由于午热夜凉,形成了一定的昼夜温差,清晨的大地和植物上,常常会有晶莹的露珠产生三候:寒蝉鸣立秋时节,暑气渐消,秋风送来丝丝凉意,
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将开始鸣叫。立秋天气这两天的雨你赶上了吗?
这雨还没完!预计今天(6日)傍晚到8日还有较强降雨来袭!降雨预测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今天(6日)傍晚至明天白天有大到暴雨,局部地区暴雨,个别点大于100毫米,降雨时伴有雷电、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阵风7-9级)等强对流天气。
7日夜间至8日北部地区有小雨,中南部地区有小到中雨,局部地区大雨,并有东风4-5级阵风6-8级。8日夜间降雨结束。
具体预报今天前半夜:雷阵雨后半夜:大雨伴随雷电(蓟州,宝坻,武清,宁河,北辰大到暴雨伴随雷电)微风,最低26℃8月7日 星期日雷阵雨微风转东风4-5级,33到24℃8月8日 星期一小雨转阴东北风4-5级转微风,
30到23℃8月9日 星期二阴转晴微风,29到22℃8月10日 星期三晴间多云微风,29到22℃8月11日 星期四晴转多云微风,30到21℃8月12日 星期五多云微风,32到24℃8月13日 星期六
多云转阴微风,32到25℃立秋习俗立秋不仅是一个重要节气,也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民俗学者介绍,古代南北方立秋的习俗有很大不同南方讲究用秋水服食赤小豆,据说这样可以一秋不犯痢疾立秋这天还有“咬秋”的习俗,咬秋或者叫“啃秋”,比如。
立秋日一家人凑在一起吃点西瓜,便算作啃秋了清代北京人还会吃茄脯,饮香薷汁,希望在秋后可以免除暑热痢疾之害“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清代张焘在《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
”古代的天津人,在立秋的前一天将南瓜、北瓜、茄脯及香薷汤放在庭院中晾一天,于立秋日吃下,有消除暑气避免得痢疾腹泻的作用天津人咬秋在天津,立秋这一天还是有很多民俗讲究的,也有不少关于立秋的谚语和说法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人们当然忘不了吃。
天津人特别讲究在立秋这天早晨吃甜瓜,晚上吃西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西瓜本身性凉,加上立秋后人的胃肠道对寒凉食物的适应力下降,所以立秋后的西瓜应少吃,尤其是冰冻的西瓜,更不能像盛夏那样大快朵颐,否则易伤脾胃和引发其他疾病。
立秋后要吃一些温热的水果,如:梨、柿子、橘子等,以调理脾胃,这样才无损身体阳气,到了冬天比较不容易感冒,腹泻或者手脚冰冷等贴秋膘中医有言:“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很多人,在立秋这天称量体重发现与立夏时进行对比,轻了不少。
于是便有了秋风起“贴秋膘”的习俗!一来弥补苦夏时胃口不佳失去的体重二来又为之后的寒冬积累能量在立秋的时候,人们用吃炖肉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体内既补充了必要的营养如脂肪、蛋白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又起到了增强肌体抵抗能力的作用。
同时,料包内的各种中草药的中和,对人体更是起到了祛瘟除湿、平补平泻的疗效漫长的“苦夏”里,许多人的饮食节律都不太规律,也因为炎热夏季,许多人的胃口也不是太好,为了将夏季的“亏空”补回来,但对食物丰富,品类众多的当下,“贴秋膘”还是需要“以肉补膘”吗?
所以“秋膘”不可大补,如果盲目大量、过量进补,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很可能无法承受,容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不振、食后饱胀、腹胀腹痛等问题因此,贴秋膘之前,最好把脾胃调理到位,可多食用润肺、生津、利湿、健脾的食品,如莲藕、薏苡仁、红小豆等,也可煮成粥喝。
随着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传统贴秋膘习俗也应有所改变,要根据个人体质进行调整,对于一些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人群,贴秋膘时更应注意减少脂肪、糖的摄入 此外,民谚说“秋瓜坏肚”西瓜本身性凉,加上立秋后人的胃肠道对寒凉食物的适应力下降,。
所以立秋后的西瓜应少吃,尤其是冰冻的西瓜,更不能像盛夏那样大快朵颐,否则易伤脾胃和引发其他疾病,特别是儿童和胃肠道功能不好的人更要注意忌口立秋饮食现在我们的生活物资极端丰富,而且现在许多人的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各种慢病缠身,如果此时再以传统的 “以肉补膘”方式来“贴秋膘”,则对身体并非有益。
我们只需保证均衡膳食、荤素搭配、多吃绿叶蔬菜、补充优质蛋白,忌暴饮暴食、大油大荤,就能健康进补、增强体质,健康“贴秋膘”“秋膘”这样贴1清淡饮食烹饪方式尽量选择蒸、煮、炖等方式,忌用重油重盐等调料对肉进行再次加工,吃的过于油腻,还会引起胃肠道的不适,适得其反。
2少吃肥肉肥肉中甘油三酯含量较高,如果食用过多,可能会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生,所以应尽量选择瘦肉、水产品,补充优质蛋白,增强抵抗力3均衡搭配食用肉类时,可搭配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薯类等,既解油腻、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加快食物的消化。
进补的同时也别忘记运动喔~▼强身健体中医认为,暑热既伤阴又伤气,容易导致人体气阴两虚,对不良刺激的耐受力下降,要适时调整不良情绪,保持心态平和,早睡早起,增加户外运动,以增强体能一转眼我们迎来了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愿我们在这个秋天收获累累硕果
编辑 | 于玥综合 | 天津广播 新华社 人民日报 生命时报 澎湃新闻 天津气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