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个13个节气——立秋“立秋”来临,天气会不会立马转凉?立秋有哪些物候特征?在我国,立秋节气又哪些文化习俗?一起来听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梁勇的解读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梁勇:立秋这一天从天文学上来说,它标志着我们天文学上的秋天的开始。
但是从气象学上来说,我们北方也好我们中国大地还没有进入秋天因为这个时候北半球受的太阳辐射还很多,我们仍然感觉很热而且立秋以后还有一伏最热的天气,叫秋老虎我们华北地区开始真正地进入秋季,它的重要的指标就是,按照以后的平均温度10度到20度之间,达到这个水平了那才叫秋天。
这是关于立秋它的气候

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梁勇:那么立秋之后这15天分成三候一候凉风起,传统这个民谚说“立了秋把扇儿丢”,就是不打扇子了,其实仍然还需要扇到二候的时候儿就是白露生,到五天以后像长城沿线的地方就开始有了露水到三候寒蝉鸣,其实三候的时候很快接上就是处暑,就是暑期就过去了。
这时候呢树上的寒蝉就开始叫了,这是立秋的三候

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梁勇:那么立秋农事方面过去我们讲,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过来种荞麦那么在民俗方面这个立秋,我们中国传统民俗当中都是跟秋有关,叫晒秋收、啃秋瓜、贴秋膘,这都是在我们北方流传比较广的传统民俗。
晒秋收这个简单,因为春庄稼到这个时候开始秋收了啃秋瓜是说,过去传统的原生的一些个菜瓜、甜瓜,这些瓜到这个季节都开始熟了,所以叫啃秋瓜再一个就是贴秋膘儿,因为夏季我们排汗很多能量消耗大,很多人夏天减肥那么秋天需要滋补,所以这个季节贴秋膘儿要吃好、喝好,增加营养。
开始立了秋就开始贴秋膘,也是提高我们免疫力,提高我们防病抗疫的能力

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梁勇:另外就是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立秋的谚语比如说传统民俗说早晨立秋凉飕飕,中午立秋热死牛像这一类的民谚是在多少年积累过程当中积淀了我们一些民间智慧另外就是关于立秋的气候和收成的关系。
立秋雨淋淋那么今年就能好收获,往往立秋的时候正好赶上雨季,所以下雨是个好兆头,就是为秋庄稼补充水分如果再晚了下雨多了秋庄稼就会受害,所以民谚当中有很多智慧都是体现中华民族传统农耕社会对二十四节气智慧的一种积累,它也是我们重要的一份非物质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