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作者提供)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在每年公历5月5日-7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时至立夏,万物繁茂立夏是标志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01.立夏的由来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是“大”的意思,指春日远去,夏季开始,万物至此皆已长大,故名立夏《历书》曰:“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02.立夏的天气特征立夏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因此又称“春尽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夏季是万物生长最为旺盛的时节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入夏的气象标准是连续5日平均气温达22℃。
按照气象标准,立夏当日能入夏的一般只有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这些地区能体验到“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景象我国其他大部地区仍为暮春时节,百花争艳斗芳菲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有春天的气息。
立夏后,白昼渐长,气温骤升,炎暑将临,冰雹、暴雨、雷电等天气陆续到来,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在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5月中旬的雨量迅速增大,华南地区也进入了汛期前的盛期,此时的暴雨往往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地域上的广阔性和强度上的猛烈性特点,在两广的珠江水系和福建的闽江水系,年最高水位往往出现在这一时段,民间有“立夏、小满,江满、河满”的说法。
而这时华北、西北等地气温虽然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比较强烈,天气十分干燥03.立夏三候一候,蝼蝈鸣蝼蝈,蝼蛄也,蛙类动物开始在田间、池畔鸣叫觅食二候,蚯蚓出《历解》曰:“阴而屈者,乘阳而伸见也。
”蚯蚓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随着地下温度持续升高,蚯蚓会钻土而出三候,王瓜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王瓜是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于六、七月还会结出红色的果实在这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大自然一片繁荣景象。
(图片由作者提供)04.立夏农事活动
(图片由作者提供)立夏时节,夏收作物进入生长的关键阶段,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季节。
这时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中稻播种要抓紧扫尾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制华北、西北等地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更是导致减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适时灌水是抗旱防灾的关键措施。
05.立夏民俗迎夏仪式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廿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气的变化关系到自然节律变化,立夏阳气渐长,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茁壮成长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
在立夏的这天,古代人们有举行迎夏仪式尝新活动江南的立夏习俗里有所谓的“见三新”,就是吃些这个时节长出来的鲜嫩物儿在江浙一带有“立夏尝新”的风俗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
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人们尝食立夏秤人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立夏秤人会对阿斗带来福气,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图片由作者提供)06.立夏养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夏季五行属火,与五脏中的心相对应,故夏季与心气相通。
立夏代表着一年中阳气最盛时期的来临,心阳最为旺盛,养生保健应顺应季节的变化而为之,重点养心护心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保持神清气和、心情舒畅的状态立夏后,昼长夜短,根据节气变化,相对于冬春季节,可晚些入睡,早点起床,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
每日13时至15时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人易出汗,出汗多散热,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尤其午饭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脑的供血就更为减少,人易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因此,适当午间小睡饮食方面,温度高,人们难免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
所以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作者:杜传耀 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北京市观象台)高级工程师来源:蝌蚪五线谱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