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书籍】《左传》襄公十四年
【事由】十四年春,吴国向晋国报告被楚国打败,鲁、晋等各国在向地举行盟会,为的是替吴国谋划攻打楚国的事,范宣子责备吴国不道德,以此拒绝了吴人,国的公子务娄,因为他的使者和楚国往来

【解析】
吴国为何向晋国报告?
因为吴国在楚共王驾崩其间攻打楚国,导致得罪了楚国,而吴国国土又与楚国相连,但吴国的实力又不如楚国强大,为了预防被楚国攻打,所以不远千里向晋国报告。
其实吴国向晋国报告就说明要投靠晋国,因为吴国知道晋国一直不爽楚国,此时彼此的共同敌人就是楚国,晋国为表示诚意,所以组织鲁、吴在向地举行盟会以联合抵抗楚国。

吴国投靠晋国的目的是啥?
因为吴国得罪楚国,但又不够楚国打,吴国为了预防被楚国攻打所以选择与晋国结盟,如果吴国与晋国结盟成功,吴国就可以借用晋国的力量牵制楚国。
例如楚国攻打吴国,晋国必定会出兵攻打楚国,楚国只要攻打吴国或者晋国,不管打谁都相当于打两场仗,类似于饭局喝酒时的车轮战,晋吴联合制衡楚国,楚国消耗不起也就不敢轻举妄动。

寻找靠山
吴国国土不到楚国的五分之一,双方实力相差太大吴国不是楚国的对手,如果楚国向吴国发动进攻,吴国是难以抵挡的。
而且吴国周边的都是中小国也帮不上忙,所以必须要寻找大国当靠山,而晋国则是最合适的靠山,所以吴国不顾千里远而选择投靠晋国

为何说晋国是最合适的靠山?
因为晋楚两国都是霸主,彼此谁也不服谁,所以晋国与楚国一直都不和,现在吴国得罪的是楚国,而楚国又是晋国的老对手,所以说投靠晋国是最合适的。
当然齐秦两国国力也不弱,但不适合当靠山,秦国虽然是大国但国力不如楚国,所以不能投靠秦国,而齐国则离楚国比较远,而且国土与楚国不相连不便于出兵,所以投靠齐国也不合适。
晋国为何同意与吴国结盟?
其实晋国的想法与吴国是一样的,晋国也是想利用吴国牵连楚国,楚国如果攻打晋国,吴国就出兵攻打楚国,楚国如果出兵攻打吴国,晋国就出兵攻打楚国,晋吴两国有共同的利益所以一拍即合。

范宣子责备吴国不道德?
晋国既然已经与吴国结盟,说明最高层领导已经同意,既然最高层已经同意,为何范宣子还要责备吴国不道德的行为呢?其实晋国这是要立牌坊。
因为吴国攻打楚国确实是不道德的行为,如果晋国与吴国结盟而又不谴责吴国,别人就会认为晋国与吴国都是狼心狗肺的国家,物与内聚人与群分就是这个道理。
范宣子代表晋国批评吴国,吴国承认错误,并且保证以后不再类似的错误,鉴于吴国态度良好孺子可教,所以我晋国才同意跟吴国交往。
【职场智谋:专注研究分析各种套路,领略套路招式,避免掉坑】
【本文源自“职场智谋“ 微 信 公 众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