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清末立宪:来的太迟了!埋藏炸药的导火线被发现得越来越多,政府的恐慌也越来越明显1911年5月8日,清朝政府颁布法令废除由5名军机大臣组成的军机处,成立由庆亲王奕劻和10个行政部门首脑组成的立宪内阁。
奕劻在这个夏天颁发了一项因“迟到”而传为笑柄的政策,这份著名的政策文件包括如下内容:图1:奕劻官方体制正在进行改革,组织内阁的目的是建立负责任的政府以及指导宪政的准备过程——皇太后和皇上很清楚现在国家正处于关键时刻,因此命令引进宪政,将实施宪政作为让国家强大的唯一方法。
皇帝陛下对此极为关注他很留意人们的呼声,因此缩短了建立立宪政府的时间这一改变需要政府做出极大努力图2:立宪内阁孤立于世终将被全面交往所取代,我们的保守政策也应由进步政策所替代我国的财政、内政、教育、工业、交通、司法、国防、从属国事务、国际事务和其他事务都须改革,所有领域都不应落下。
这项政策的确“来得太迟”,因为腐朽的满族勋贵小圈子所实施的政策已没有人再相信腐败、反动和低效的统治阶层已不能满足中国新精神的需要这个集团除了个别人以外,已经承认了任何事情都是被迫行之,要不是出于恐惧,他们一步都不想动。
革命时机已然成熟,一系列的起义事件让革命的到来不可避免可怕的征兆接踵而至,惶惶不安的摄政王发布公告,可怜兮兮地承诺他将答应实施所有能平息民愤的措施图3:载沣然而辛亥革命最终在10月10日爆发1911年10月下旬,惶恐不安的载沣以宣统皇帝的名义发布罪己诏,承认用人不当,治理无术,表示帝国目前面临的困境都是皇帝的错。
中国人的面子情结实在太可笑,载沣的罪己诏让痛苦和滑稽在其中混为一体作者 :阿瑟·贾德森·布朗 ,著名传教士、美国远东问题专家他曾游历多国,并与多国皇室政要有密切往来布朗曾分别于1901—1902年和1909年到访中国,并对中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社会调查,先后写下了17本调查日记。
在华期间,布朗利用传教士的身份往来于官方和民间,并与袁世凯有过亲密接触不同于西方傲慢的学者,布朗对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有独到而清醒的认识,著有《中国革命1911:一位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镜像》《近东与远东》《远东的主人》等多部作品。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苏子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