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考作文】材料作文“高远、深远、平远”立意参考与例文导写
【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郭熙《林泉高致》中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
”一山一世界,三远三视角以上材料中,郭熙提醒山水画的创作者要从高远、深远、平远等不同视角去观察山的形色意态,结合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视角来描绘自然景物“高远、深远、平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
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三远”的认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立意】(1)人生三境界,高远、深远、平远。
(2)青年多高远,人生有敬畏(3)锤炼“深远”之慧眼,走好人生之路途【参考例文】以“三远”之境成不凡人生“高远,深远,平远”,绘画的这三个境界由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又被王希孟完美地融合于他的名作《千里江山图》之中,其实这“三远”岂止是绘画的三境界,更是人生求索的三境界。
高远,自山下仰山巅,立攀登之志因为站位和角度的不同,站在山下却想领略山顶的风光,显然是徒劳的山顶之所以“风景独好”,在于提供了绝佳的观望视野,登顶之人可以“一览众山小”,四方风云可以尽揽于眼底,八方山色能够总纳于怀抱。
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岂是“井底之蛙”可以比拟!人仰望山巅,是对目标和理想的向往,是对壮丽人生的追慕《荀子·劝学》篇有言:“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颜渊以孔子为山巅,仰慕之,效法之,终成一代“复圣”,为一代代的后人所仰望,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山巅”。
少年周恩来“面壁十年图破壁”,只为“中华之崛起”故而,惟有志存高远,方有成功的可能深远,自山前窥山后,悟成功之道“嫦娥”“天问”“神舟”“北斗”,中国航天科技领域取得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一座座巍巍高山,我们既要看见山前的辉煌,又要窥视到山后的艰辛。
没有那些中国航天人苦练本领,开拓创新,又怎会将我国的航天科技水平推向一个又一个更新的高度我们是新时代的学子,我们在惊艳别人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同时,更应学习那种为理想而拼搏奋斗的精神成功不是偶然,成功的人生都有其“深远”的一面。
平远,自近山望远山,观宇宙之大由高远到深远,再到平远,此时的我们已站在高山之巅,登临绝顶,收获成功的喜悦,可谓意气昂扬,壮哉!但多少人就此止步,在“鲜花掌声”中志得意满,既忘了来时路,也不知未来走向何方。
于是,盛极而衰,成功宛若昙花一现时代青年当何为?世界很大,天地辽阔,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有攀高凌险的“志”与“力”,也有“不随以怠”的坚韧与顽强,但更需要具备一种清醒的意识,尤其是在登顶之后,要“一山望另一山高”,重树目标,再燃斗志,以奋进之心、勇毅之力创造人生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向往高远的人生常有,达到深远之境的人生亦不鲜见,可具有“平远”的胸襟和意识的人生则堪称稀有老子云:“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在不断的追求中不断地超越自我,心之所向,便是梦想花开时我们拓展生命的宽度,延伸生命的长度,挖掘生命的深度,于高远、深远和平远的生命之境中,去证明生命的伟大与人生的意义。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