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的目标阉割01现在人都觉得立志很遥远,很陌生,这他妈太真实了!!!回顾了从高中到大学,再从大学到研究生,我遇到的同学几乎没有例外,都没有远大的目标,有志向的人简直凤毛麟角回顾到这个事实后,我甚至都开始怀疑是不是我看错了?。
这到底是真的没人立志吗?还是有些人把志向藏在了心中,没有让我看到?我想从行动和结果上来看,大概率是前者就拿我读研究生举例子,在唯二自称C9高校的深圳校区,土木工程和环境工程专业都是全国顶尖的可是等到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极其普遍且诡异的现象:。
名校毕业的学生,都不去干本行业,大部分都去找其他方向工作:有70%的同学毕业意向是要进体制内,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剩下的人中有的转行去金融计算机,有的去深圳当教师,有的去设计院,有的去做销售,还有几个读博。
而几乎所有同学找工作的标准排序中,排名前两名的都是:钱多和事少没有一个人是根据自己的志向和喜好挑选工作的我知道这有一部分当前社会形势和行业的原因,我当然也相信他们中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是出于本心和喜好选择的工作。
但是即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绝大部分人在面对现实生活时,还是选择了妥协:安于自己的命运,平平安安的过完这一生这到底是哪里怎么了?是人变了还是社会变了?02刚好这两天翻看了一本书——《我的二本学生》,我心中的答案慢慢清晰起来。
作者黄灯是广州市的一个二本大学老师,在她十几年的教学中,经历了几代的二本学生在她看来,她面对的是一群本应该在最具活力的年纪,却表现得中规中矩、暮气沉沉,甚至连捉弄老师的兴趣和心思都消失殆尽,只是抱有实用主义精神,缺乏反思能力的年轻人。
这些学生,从中学开始就定下了唯一明确的目标——考大学,考上大学,完成了这个目标之后,变开始空虚和迷茫起来他们从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天开始,还来不及排解中学时代内心的淤积,就已经被告知就业的压力,买房的压力,中学的学校教育早已把学生裁剪的规规整整,难以找到泄露狡黠的契机。
黄灯说:“我在具体的课堂中,充分感受到教育像一场慢性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学生内心的疲惫和大学时代的严苛压力,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底色。
”为什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青年人变得少有志向,只想躺平?我想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这代人是被恐惧驱动的一代人你学习不是因为你想学习,而是因为你不得不去学习,因为考不上好大学就几乎等同于找不到一份好工作。
而现在学历又继续贬值,考上大学之后又开始拼命的考研究生,因为考不上研究生就等同于找不到一份体面、高薪的工作于是我们就是这样被外界的阶段性目标所驱动着,丝毫没有时间停下来关照自己的内心,看看自己到底热爱什么,需要什么,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意义又是什么?。
这是现在教育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越来越忽视一个人内在兴趣驱动的purpose,也就是志向,反而用一个个具体的target去驱动学生学习03我发现当代中国人的人才观很有意思,中国人对人的培养往往都集中在18岁以前,而且年龄越小越受家长的重视.。
小时候,家长会各种干预,花重金报补习班等到大学毕业,很多家长就会告诉自己的孩子别努力了,找个稳定的工作,老老实实上班就行了,然后买房结婚生娃年轻时各种不计成本的高投入,只不过是为了一个平庸的目标,一条最保险的人生路线。
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就是:哪个行业挣钱多,哪个职位更稳定,我就去哪个于是,年轻人就在公务员和程序员之间纠结,做取舍我经常会在知乎上看到一些人提出类似的问题:华为60万年薪和公务员10万年薪,选哪个?这种打工人的心态,本质上,就是把人变成标准化的产品,去填充现成的位置。
每个人都拿着社会的这把尺子来比对着自己,从来没有敢想过,用自己的这把尺子去衡量工作在这种社会价值观的长期浸润下,年轻人不会再去想大事,做大事,反而变成了一只只绵羊,局促着过好自己的小生活04记得我的导师一次跟我半开玩笑的说:。
在一线城市做高校老师的这几年,我才逐渐意识到一个事实,要拼尽全力才能过的像普通人一样!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在大城市努力活下来都变得相当困难,而谈志向、谈抱负,在这代人的身上显得格外奢侈和困难但是困难并不代表着做不到,奢侈也不意味着不可以。
如果你从来不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志向,每天还沉浸在自己“每天还债似的人生”,那我可以说,没有救了怎么办才有救?一切解决问题的钥匙始终在自己的身上,从自身入手,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断去觉察自己的感觉、需求和内在动机,多读书、多思考、多交流、多向牛人请教,直到找到自己的志向并为之努力,这样才有可能俯视生活的桎梏。
你说:我现在都三十了,立志来得及吗?我告诉你:立志永远不嫌晚,孔子也才三十而立(志),褚时健75岁出狱还要种橙子!人生足够长,我们足够强,怕什么!以上~原创不易,费时费心,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请花1秒钟点个赞
,你们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