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者戴震(字东原)不单是一个致力于字义、制度、名物考证的大家,他还是一个著名的反对程朱理学的学者。他认为“饮食男女”中,藏着人的“大欲”,不应当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光靠这一点,他就圈了大量的粉丝。
在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一书中,有对“理”字的字义解析,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动不动就爱讲“理”。他说:“《六经》、孔、孟之言以及传记群经,‘理’字不多见。今虽至愚之人,悖戾恣睢,其处断一事,责诘一人,莫不辄曰‘理’者,自宋以来始相习成俗。”无论是在《六经》中,在孔孟这样的圣人说的话中,还是在传记及诸多经典文献中,“理”这个字都不多见,说明古之人并不经常用“理”这个字。但是当今之世(戴震所处的清代),即使是最笨最蠢的人,生气的时候,处断一件事情的时候,责难别人的时候,都动不动就会拿“理”来说话,这是从宋代以来慢慢形成的习俗。
根据戴震的说法,在宋代以前,人们并不会动不动就讲“理”,用“理”来相互责难。戴震认为动辄讲“理”,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并把锅甩到了程朱理学家头上。因为程朱一派的理学家认为“理”是“如有物焉,得于天而具于心”的,而当时动不动就讲“理”的人们,就是靠“心”的意见来裁断。气势大,地位高,口才好的人就容易“得理”;力气若,不善言辞的人,就容易“理屈”(这大概就是“理屈词穷”这个成语的理论源泉)。
笔者猜想,大概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得理不饶人”等现象的原因,也是“理直气壮”这样原本褒义的词语慢慢沦为中性甚至略带贬义的原因吧。
戴震认为,把“理”和“心”关联起来,是程朱一派解释“理”的根本问题所在。“凡事至而心应之,其断于心,辄曰理如是,古贤圣未尝以为理也。”所有的事一来,我们都是用“心”来接应,用“心”来判断,动不动就说类似“理应如此”的话,古代的圣贤可不认为这样是“理”。
“不惟古贤圣未尝以为理,昔之人异于今人之一岂口而曰理,其亦不以为理也。”他认为,不但古代的圣贤不把“心”的接应判断当做是“理”,古人的人也不像现在的人这样动不动就喜欢讲“理”,也不认为这样就是“理”。因为古人知道,自己个人的意见不能代表理,但是现在人很轻易就把自己的意见当做“理”,而这一切,都是宋儒“如有物焉,得于天而具于心”的锅。
那么,不能动不动“讲理”,遇到问题该怎么办呢?
戴震给出的答案是“自求其情”。他还举出了一大堆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说法,引用了《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大学》里治国平天下的“絜矩之道”,说明人之“所不欲”、“所恶”,不过是人之常情,不用说理,理就已经全都在里头了。遇到事情,应该用“情”来较量而不是用“心”私自意见来判断,如果舍弃“情”来求“理”,那么所谓的“理”不过是一个人的私自见解罢了。
在当今这样一个追求“理性”的时代,“情”的缺乏是很显然的。遇到事情,戴东原先生“自求其情”的方法,依然对我们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至少,“不能和生气的女人讲道理”就有了充分的理论根据,因为在家庭中应当是“理先于情”的,这就是为什么女人从来不会被道理说服,却会被你的爱打动。
作者: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