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刘强东再次因性侵和殴打被涉强奸案女学生起诉。事件的反转一次次让围观群众打脸,紧随而来的便是对新闻媒体报道真实性的质疑。
刘强东明州案中,社交媒体利用公众情绪制造冲突;机构媒体求快不求实,不见分毫新闻专业主义。缺乏真相核实,只顾情绪宣泄和价值判断的流量文章充斥在社交场上,而盲目的围观者被光速打脸,矛头转而对向媒体。
实际上,类似如此的反转在如今已经成为套路——无论是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伊始对女司机的错误报道,还是宝马女车主哭诉维权后传出的虚假和解消息,在流量时代对新闻热点的追求,使得快新闻已经把真新闻抛在了身后。而这一次,只是因为反转来得太快太多,人们对这个问题的一次集中宣泄而已。
笔者看来,反转新闻的频繁出现,媒体和受众都有责任。
对于媒体而言,十几年前一则报纸消息止住谣言的大环境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如今网络时代众多媒体、自媒体甚至个人的发声,一条暧昧不清的信息就可能风波四起。在最新资讯以分秒来计算的这个买方市场里,媒体只想着更早发一条新闻以占领一席之地,自然不可能再像从前一样仔细调查核实后发布新闻,而时间付出的减少,代价就是新闻的失真。
对于受众来说,信息爆炸的年代更让他们苦不堪言。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过一句话:“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人们喜爱上了一切以娱乐的方式呈现在他们面前,新闻自然也会以此来进行改变,而把不知真假的事情不经判断的当做事实,当真相揭露时自然也不能只怪乎媒体。
事实上,是我们对新闻产生了误解。新闻从来都不是真相,它只是最接近真相的东西。记者与普通人相比仅仅只是专注于从事调查新闻这件事情,他们拥有着更好的专业素质,但并不意味着全知全能,他们也是在事件的发展中逐渐的去了解事件,争取还原事件本身。而在此期间,难免会出现错误,一个专业媒体应该做到的只是尽量降低这种错误的发生率,减少反转的可能。
自然,媒体也可能会为了博眼球去造假,这与美国19世纪80~90年代的“黄色新闻”十分相似——同样是标题党、假图片和假新闻。而和美国一样,能督促媒体从“黄色新闻”中走出来,保持专业素质的只有受众。受中选择媒体,媒体才有生存空间,而媒体也只有保持专业才能吸引受众。这是一个双向选择,双方负责的结果。在繁多的消息中,受众应该学会思考,学会辨别,在找到适合自己的媒体和相信媒体的基础之上,应该保留着自己的判断,不然只会再闹出像日本核电站泄露时疯抢食盐之类的笑话。
在在各种真相反转之中,保持理性,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