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诞生过诸多的思想流派,其中既包括直至如今也仍然深深影响着人们的儒家、道家,也有不少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当中、无法被今人所知晓的学家。
其中,儒家不仅在长达上千年的时间内都曾以古代封建政府官方思想的身份存在,其思想内核更是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脑海与思想当中。
而理学作为儒家思想在宋元以来的崭新形式,则同样对整个社会造成了重要影响,改变人们对于插花艺术的看法便是这种影响的具体体现之一。
一、理学的形成具有独特的时代背景
1、唐朝以来儒学的逐渐式微迫使其发生转变
在唐朝建立之前,中国经历了一场持续数百年的巨大社会变革。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中国的政权和人口构成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现实的混乱之中持续受到冲击,原先在东汉时期堪称拥有独尊地位的儒家在这段时间内受到了沉重打击。
当唐朝建立后,虽然唐朝本身是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但由于唐朝统治者本身秉持较为开放的治国理念,在民族、思想、宗教等社会各方面都持包容态度,导致此时的儒家仍然没有回归到以往的地位,而是处于一种与道教和佛教并行的境地。因此,此时的儒家虽然仍然存在一定影响力,但相比以往来说无疑是衰微了的。
当唐朝灭亡后,更为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也到来。在短短几十年间,中国竟然先后出现了十几个政权,战争成为这个时代的代名词。
也正是在如此混乱的社会背景之下,原先儒家所倡导的各种伦理纲常思想和理念尽数遭到破坏,读书一度成为被人鄙夷轻视的行为。
因此,当宋朝建立后,对于宋朝统治者来说,利用儒家学说来构建起合理完备的社会秩序就成为重中之重,儒学由此重新获得来自统治阶级的青睐。
同时,也正是在经历长达数百年与其他学说流派的辩争融合之后,此时的儒学已经开始出现一种将儒释道三家兼收并蓄的趋势,并逐渐形成我们后面所说的理学,也就是儒学在宋代时期的新形式。
2、宋朝政治环境与理学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比于锐意进取的汉朝以及开疆扩土的唐朝,宋朝在军事上的局面无疑是令无数汉人感到羞耻与不满的。
出于防止宋朝内部再度出现如自己当初那般以武将身份夺权的情况,宋太祖赵匡胤在建立宋朝后直接立下了崇文抑武的治国政策,武将在宋朝国内的地位被大幅度降低,文臣则成为宋朝统治者真正仰仗和倚靠的治国助手。
同时,由于宋太宗赵匡胤在进攻辽国的战争当中屡屡失利,导致宋朝国力大为受损,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也被不断强化,逐渐成为宋朝不可打破的祖制,为其未来的两度倾覆埋下了伏笔。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正是因为宋朝统治者所实施的崇文抑武的治国政策,使宋朝在思想、文化、教育事业等方面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无数的思想大家也由此涌现。
再加上宋朝长年以来都极力避免对外战争而注重维护内部社会环境的和平,这就为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使其得以不断完善自身。久而久之,宋朝逐渐在文化层面便形成了一种与前朝截然相反的特征,那便是含蓄、内敛。
对于宋朝文人来说,他们更为注重义理的表达、对于天地自然的探求以及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并将这种思想上的情感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插花便是其中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宋代插花艺术在理学影响下变得独具特点
1、插花活动几乎遍布宋朝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缺乏足够娱乐活动的古代,插花艺术获得了来自上至宫廷内部下至平民百姓的普遍热爱。尤其在南宋时期,随着宋朝经济中心和人口的南移,南方更为温暖适宜的天气足以培育更多品种与类型的花朵,从而再度促进了当时插花艺术的繁荣。
而对于文人们来说,借助不同种类的花朵来表达出自己当时的情感,则成为一种在士大夫阶级内部通行的手段。也因此,在当时的民间,无论是盛大的节日还是日常生活当中,人们都习惯于在各个地方都插上花朵来进行装点布置。
这一习俗几乎遍布宋朝的各大都市,如欧阳修便曾在《洛阳牡丹记》当中对洛阳地区插花习俗的盛况如此描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亦然。”
民间尚且如此,财大气粗且一向强调排场的宫廷和政府自然也不例外。一方面,政府不仅会在每次节日之时举办盛大的赏花活动,各级政府官员本身也拥有一定能够自如开展赏花活动的权限,这就导致宋朝时期以政府为主导的插花活动变得相当频繁。
另一方面,政府每次举办赏花活动的排场也相当之大,不仅花朵的种类十分丰富繁多,其数量也达到一个堪称惊人的地步,如苏轼便曾在《东坡志林》一书当中如此记载:“扬州芍药为天下冠,蔡繁卿太守始作万花会,用花十余万枝。”
也正是在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之下,宋朝时期的花市也迅速发展,变得极其繁荣,让宋朝成为一个堪称属于花的政权。
从插花的主体来看,插花这一活动也达到了突破性别限制的地步。当时,宋朝社会将“插花、点茶、挂画、焚香”并列为生活四艺,女子同样需要进行学习。
但是,由于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女子们的插花活动也同样强调凸显出意境美,如在《盥手观花图》所描绘的女子插花的情景当中,虽然插花是其中的主要活动,但插花却更多是为了起到点缀整个场景的作用。
与其余诸如香炉、案几、小湖等景色结合起来从而构成一幅完整的中国意境画,向我们展示了当时宋人的精神生活。当然,从整体来看,理学思想的主要特点之一便是对女子自由的束缚和限制,其对女子来说绝不能算好东西。
2、宋代文人较为注重插花的意境
正如前文所说,由于自身政治环境与前朝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宋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整体来看也转变得更为具备一种理性内敛的特质,人们更为注重对内心道德修养与节操的追求,对于外在的荣华富贵反倒呈现出一种淡漠的态度。
因此,当宋代文人们在插花之时,不会仅仅看重花朵的艳丽美观,而是将插花作为一种自身情感的宣泄与表达。也就是说,宋代文人们在插花之时更多会受到来自自身当时所处情感的影响,而非是追求插花本身的美观。
这就导致宋代文人们的插花作品往往呈现出一种较为清秀乃至于清冷的感觉。也只有这样的插花作品,才能够被宋时的文人们认为是意境深远。
此外,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之下,宋代文人们对于自然环境也往往有着独特的思考。在他们看来,自然世界当中所存在的诸多事物不仅可以表明自己的心迹,如岁寒三友便代表高洁不屈,同时整体自然的和谐也是一种独特的哲学观念。
因此,宋朝时期的文人们对于理念花朵形成了一种青睐。在当时,宋代文人们往往选取几种能够代表自身情感和意愿的植物插入瓶中,并伴以瓶身上的花纹构成一种独特的画面和意境。
尤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在艺术层面更注重已经而非实物的思想环境下,宋代文人在插花过程中更是极力营造出意境美,从而反映出独属于文人的风骨。
而在插花画面的整体塑造上,我们也能够深刻感受到理学对于宋朝文人们的影响。在宋人看来,插花并非是目的,而是一种对于画面塑造的必要手段。
因此,在现如今我们能够看到的许多宋代画作当中,插花既需要在画面当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来起到为整个画面服务的效果,如通过插花的品种来丰富场景,但同时又不能喧宾夺主,剥夺了原先属于画面主体的地位。
对于宋代文人们来说,虽然他们现实当中往往遭到困苦而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但通过这种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彰显出自己的士大夫地位,又是他们与其他社会阶级区分开来和保持自己独特政治文化的有效手段。
三、总结
作为儒学在宋朝时期的新形式,理学不仅对整个宋朝社会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使当时的文人们纷纷成为其拥趸,在之后的元明时期也一直流传,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正是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宋代文人们在进行插花活动时也往往倾注自己的丰富情感,将插花作为一种表达当时心境甚至是自身志向的手段。同时,宋代时期插花也逐步走向了另外一种与众不同的发展特征,意境美的塑造成为当时人们普遍追求的目标。
参考资料:
《我国宋代插花艺术发展的特点》——王志红